印度成衣业损失惨重!国内有企业订单已排到明年!!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这是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蒂鲁布尔市的一家服装加工厂,这样的服装厂在当地有17500多家,印度全国60%的针织服装都出自这里,很多跨国的服装类快消品也都是在这里加工的。
印度蒂鲁布尔市服装出口协会的主席说,国际成衣公司每月都要推出新款服装,而服装工厂需要紧密配合订单要求,印度发生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印度服装厂已经有两个多月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这最终可能会导致长期失去国际客户。
据印度媒体报道,受疫情影响,一些跨国服装零售商已经将15-20%的订单移向其他国家。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市的服装业就损失了至少约1000亿卢比,约合87亿元人民币。印度的服装业提供了约1200万个就业岗位。印度业内人士表示,封锁对制造业的影响巨大。
国内有企业订单已排到明年
从去年开始,市场上传出“订单回流国内”的消息。今年6月11日,盛虹集团旗下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虹科技)营销部门负责人表示,东南亚和印度的纺织业相对于国内最大的优势是税率,“举例来说,东南亚和印度向欧美、日本出口成衣可以享受免税政策,相比国内,利润可增加8%~10%,但随着当地工人工资上涨等的影响,优势也在慢慢缩小。”
该负责人称,受成本因素影响,三五年前,国内部分大型纺织企业就向东南亚和印度扩张,其中产业链最下游负责织造、成衣环节的企业早在5年前就开始布局海外,“彼时国内外纺织品产值比例大约是7:3,如今差不多已经持平,东南亚和印度的增长是蛮快的。”
针对“订单回流国内”的说法,上述负责人称这并非没有道理。他表示,相对来说,一方面中国的纺织产业链最完整,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很多国外的品牌都愿意放在中国生产,国内几家大型纺织企业也基本上以内销为主。所谓印度的订单回流,对苏州吴江这一带影响很小,因为印度的纺织品相对来说偏低端。作为已经拥有“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的东方盛虹,该负责人介绍称,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公司订单的确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部分客户排队已经排到了年底,相比2019年都不会差多少,而下游部分成衣制造企业的订单都排到了2022年。
不过,也有纺织行业人士对“订单回流国内”持不同看法。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在“炒概念”,因为虽然东南亚和印度的疫情很严重,但还没有到无法生产的地步,一些中间商故意把危机感放大,背后则是一些资本圈玩家为了炒期货、炒大宗商品价格。纺织出口面临三大困境
“我都快愁死了,一趟船的海运费要20来万元,太高了,而且海运公司还不发货,一直说过两天、过两天。”盛泽东方纺织城内,维宁斯纺织(苏州)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玉(化名)向记者说道,该公司主要向西班牙出口防疫物资和其他纺织产品,2020年以来订单情况一直不错,业绩很可观。
李玉表示,今年一季度时公司还不太忙,毛利率也较好,但从4月份开始,公司越发忙碌,但受海运费大涨、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公司利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
对此,上述行业人士表示,今年二季度纺织出口企业面临三大困境:海运费大涨、汇率上升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海运费大涨是因为国外疫情特别是印度疫情爆发,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很大影响,供应链往上推会影响到全球海运的不平衡,导致国内远洋航线的运价飙升。但其他国家因为疫情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集装箱堆存在港口,能够迅速出货,所以他们的海运费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该行业人士举例称,一个集装箱货柜的运费从5000美元涨到1万美元,而整个货柜可能才价值3万美元,运费占比逾四分之一,“这就导致部分利润率相对低的产品的竞争力相比其他国家的产品没有竞争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口了,因为出口就亏钱。”
“人民币升值是因为国内疫情控制得比较好,然后国内输入性的通胀压力比较大,所以人民币从二季度开始涨幅也比较大,大约有2%~3%的升值幅度,这部分升值对于外贸出口企业来说,都是要自己消化的损失。”该行业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