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美机MAQI,电脑平缝机调速度

美机MAQI,电脑平缝机调速度

一个多月前,裁床巨头力克的一纸维权声明,让很多国产品牌惊出一身冷汗。

特别是在智能裁床领域,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有人波澜不惊,有人胆战心惊。

这世上从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波澜不惊甚至云淡风轻的,都是秉持长期主义、且拥有某种能力创新体系的优秀玩家。

武汉科普易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能)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它地处鄂东大地上的鄂州小城,是那么低调,却又那么耀眼。

CISMA展会现场

近几年来,易能展现出一种自生长、自进化、自超越的能力,且成长速度惊人。

从2013年至今,它仅用10年时间,就从一家主做激光软性切割的公司,几乎从零开始,转型发展成为国内中高端智能裁剪领域的“小巨人”。不仅技术创新能力优秀(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而且产销量已占到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创业需要很多能力,如战略构思、资源整合、团队管理、利益协调,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德鲁克将这些能力统称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有人会问,从0-1的突破,易能是怎么做到的?它又是如何在残酷无情的市场竞争中打出来的?

答案就是这个“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武汉科普易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学军


如果有机会跟易能的创始人和高管交流,你一定会惊讶于他们的务实与干练,也会被他们自由奋斗、不懈进取的精神特质所感染。这其实也是中国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性。每一个战略思考、每一个市场动作,都围绕着“创新”展开。每一个进步,每一次突破,也都与企业家精神息息相关。

定位中高端,以售前售后服务为抓手

易能是偶然踏入智能裁剪领域的。

那是在2013年,董事长陈学军第一次在CISMA上看到裁床,凭经验就大概估出了它的硬成本。算来算去,他们认为这里面大有机会。

当时,和鹰的自动裁床一台可以卖到100万元,法国力克的卖200-300万元。他们认为,裁床实际的市场需求很大,但为什么下游企业接受度不高?还是因为设备的成本偏高,且没有完全实现国产化。此外,当时的行业从业者也已经习惯了高溢价、高利润,谁也不想改变,或者说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改变。

易能就像一条鲶鱼似地游进来。当时小米刚刚创立两年多,极致性价比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裁床是不是也可以像小米一样做出极致性价比?”易能创始人之一、现任营销总监周炎说,“那时候我们就在思考,如果让裁床能适应更多的用户群体,为用户匹配上更便利和即时的售后服务,同时还能帮助他们解决某些实际的生产问题,是不是就有机会让裁床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普易能产品 KP-ES20系列


裁床并非傻大黑粗的传统基础工业品,但是易能此前因为有10年的热切割行业积累,本身就拥有成熟的控制软件研发团队和机械、电气工程师团队,熟练掌握六轴五联动、五轴四联动等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再加上同样成熟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团队,切入裁床行业并不难。

真正难的,是如何让全新的客户群体认识易能,并心生信赖。有多少信任的空间,就有多大作为的空间。

因此,在确定好服务中端客户的市场定位后,易能为了赢得下游客户的认可和信任,祭出了“三板斧”。

第一,首先打出“普惠全球”的口号。这个口号既很讲政治,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第二,董事长亲自带队谈客户。

周炎说,公司前50个客户、甚至前100个客户,都是老板亲自参与,一台台推销出来的。“老板就是推销员。直到现在,老板还在坚持去谈客户。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推销员的角色,是一个健康良性的企业必不可少的特征。”

科普易能生产制造车间


第三,更注重售前、售后服务。通过大量的服务,让客户看到自己的专业度和用心解决问题的态度,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

周炎说,易能真正做到了服务至上,比如说售前提供授权方案、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改进不同的机器性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很多适应性功能,等等。售后及时帮助客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重在提升客户价值。为了实现服务的即时性和专业度,易能直营的售后体系几乎遍布国内所有省份,尤其是经济强省。甚至几十公里范围内都有很多服务网点。

小米原则的核心,是“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八个字。坚持这样的原则,以厚道赢得用户,最后才能实现“得用户者得天下”。所谓厚道,即用压低的硬件利润率和极高的性价比和用户成为朋友。

随着很多老客户口口相传转介绍,易能逐渐在智能裁剪领域成长起来,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了一席之地。

科普易能产品  KP-LS系列


立足服装,向更多高难度领域全面拓展

2013年切入冷切割行业的时候,易能并没有将业务局限在纺织服装领域。因为当他们发现这个市场时,服装类的切割既非蓝海也非红海,于是独辟蹊径,专挑“硬柿子”捏,将业务重点放在其他人不愿涉足的“难、杂”行业上。

比如毛绒玩具、箱包以及SBR(丁苯橡胶)等,这些冷门细分行业对切割技术要求更高,也更能体现出易能的竞争实力。

陈学军董事长说,易能本身就有软件研发、机械等的技术基础,那么又跟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联合,一起研发新的系统。

在技术攻关过程中,易能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比如我们在熔灼问题(刀片发热会带来不透气面料的粘连)的处理上,应该说相比其它竞争对手而言取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而且我们软件的一些工艺处理,比如在毛绒玩具和其它一些特殊领域的适应性功能的开发,都有自己的发明专利。每一项发明专利在行业内也都是比较领先的。”

科普易能生产制造车间


以“熔灼”的解决为例。这个问题此前一直给冷切割行业带来很大困扰,易能为此做了大量实验,自主研发出一个结合了水冷、风冷、油冷的超级冷却控制器,获得一项发明专利。

这一问题的解决,大幅提高了客户的生产效益,并直接推动了易能在箱包和羽绒服行业里的市场占有率。

周炎说,“我们一开始选择的角度就是要尝试不同的行业,并形成一定的壁垒。现在易能在很多细分行业里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占到90%以上,比如在SBR行业,当很多同行还不了解这种行业的时候,我们的份额已经占到95%以上了。”

要做到适应性行业的全面发展,这并不容易。它其实很考验企业和管理者的眼光、韧性和进取心。

因为一旦一个企业能够游刃有余地深耕某个行业,无论是生产、研发还是销售、售后都习惯了某种节奏之后,它就会逐渐陷入一些惯性的思维模式。

比如,“突然有一天,另一个行业的人来告诉你,说你这个产品我们试完之后还不行,需要很多改进。一般情况下,这家企业从老板到员工都会很反感,他们会有一种天然的抵触。但是我们不会,我们会很兴奋,要迎难而上地去攻克。”

产品细节


勇于向高处行、向难处行,这是易能目前取得良好竞争态势的一大法宝。这种“偏向虎山行”的策略,反而为其在服装领域的深入拓展提供了降维优势。

“接触了其它难的行业之后,我们就发现裁床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于是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解决了客户的一些适应性需求。”周炎说,“其实我们能成长这么快,也要感谢第一批和第二批用户,它们教会并帮助了我们成长。因为如果没有大量用户数据的积累,你就没办法去把产品做得那么好。”

通过持续解决客户的痛点和难点,客观上提升了易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了共性基础技术的积累和发展。这是易能不断去尝试新行业、新机会的立足点。

敢于去挑战,不让自己待在舒适区

在当下这个普遍“卷”的时代,在存量博弈中寻找增量越发困难。这里的关键在于企业本身。要么足够地差异化,要么有极致性价比,做到这一点,机会依然远远大于挑战。

但前提是不能躺平,要不断尝试有方向、有质量的“折腾”。很多情况下,折腾并不一定会成功,不一定都能带来创新的结果。但要创新,必定要折腾。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勇担风险和不确定性。

易能这家企业就是这样。它一直在不断地挑战,不断地创造,不断地选择,不断地纳新,不让自己待在舒适区。

“先人一步的背后,其实是别人看不见的很多东西。比如我们几乎从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我们从不让自己很舒适。大家都很累,但仍然一直在前进。”

科普易能公司新厂房

周炎说,易能时常都有一种危机感,包括当下这个阶段,尽管做了那么多行业,很多地方做得很好了,份额做得这么大了,但仍然有危机感。“明年的客户在哪儿?后年的客户在哪儿?因为你总有做完的那一天。”

在他们看来,除非有颠覆性的创新,催生出增量需求,否则在一个存量市场、成熟市场,企业擅长的客户群体,只会越做越少。

这就要求企业不得不跃迁到其它定位空间,去寻找更多有价值的客户,去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易能为什么要持续升级的原因所在。

尤其是近期类似力克维权这样的市场动态变化,也给了易能很好的发展时机。陈学军董事长说,“我们很快就会推出一个独立的品牌,作为一个高端品牌来运作,同时会跟德国合作伙伴进行战略合作,研发一款适合中国市场的控制系统。所以说我们依然会走得更高一点。“

他说,现在国产裁床在精度上已经不比国外的裁床差了,但是实际上在其它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差距在哪儿?差距在中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在材料使用寿命和软件的基础算法上,还有一点点差距。”

管理层很低调,也很谦虚。他们对行业的强者很尊重,但尊重并不代表低人一等。在智能裁剪领域近20年的沉淀和锤炼,让它已经可以很自信地向更高处发起挑战。

尽管差距还有那么“一点点”,但易能的稳健和务实,足以使其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都令人生畏的挑战者。

这么多年来,易能没有一分钱贷款,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它的人才流失率非常低,不超过1%。这么优秀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位优秀的领导者。

周炎说,“我们董事长是一个很爱分享的人,无论是对股东、对高管还是对员工,他从来都是乐于分享。而且,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授权,把一个大型组织变成了多个灵活、独立的小组织,决策和执行效率非常快。”

一个好老板,加上一个好的市场策略、好的研发和落地执行团队,整个组织又有同一个目标,只要过程中不犯错,就会一直往前走,走向全球。

回顾易能近30年的创业发展史,你会发现它在一个坚韧、务实的进化过程中,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全链条产业能力,包括极致成本效率、多元灵活机变、高度贴近用户、残酷竞争求胜、民族文化支持、产业群聚效应、强烈学习追赶,这些能力要素其实也是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财富。

在当下行业面对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易能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踏实进步,什么叫久久为功。抱着改善主义、渐进主义的态度,精微创新,深度积累,这就是高质量发展。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