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杰克JACK,C6包缝机,打结机

杰克JACK,C6包缝机,打结机
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形势更趋复杂,经济增长放缓、地缘冲突持续、通胀压力犹存、加息周期延长、金融体系动荡,全球制造业景气度连续多月处于收缩区间,货物贸易增长低于预期,发达国家鞋服库存高企,进出口需求明显收缩,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对鞋服及缝制机械行业带来明显冲击。

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面临内需低迷、外需放缓的双向挑战,产销持续在低谷徘徊,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经济回落至近年来较为低迷的水平。行业企业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目标,加快智能化产品创新,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去库存、调结构、练内功,为行业企稳复苏积蓄动能。


  一、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1、生产中速下行,库存压力缓解

受内外需求不振和清库存影响,2023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生产明显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1.6%,较一季度降幅明显收窄4.1个百分点,低于同期轻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规上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3.1%的增速,亦低于同期国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增加值3.8%的均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协会统计的百家整机企业数据显示,前6月行业百家企业工业总产值89.58亿元,同比下降12.32%,降幅较一季度加深0.52个百分点;缝制设备产量296万台,同比下降18.71%,其中工业缝纫机产量202万台,同比下降16.26%,降幅较一季度回缩3.47个百分点。6月,百家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量同比下降8.45%,环比增长1.61%,除部分特种机等设备稍有增长外,其它产品生产全面转入负增长。6月末百家企业从业人员数同比下降7.02%,降幅较一季度回缩2.52个百分点。另从调研情况来看,行业零部件企业生产普遍下降达到30%。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6月末行业百家整机企业各类缝制设备库存量达86万台(其中,工业缝纫机库存58万台),同比下降36.88%,较上年同期近140万台的库存量高点明显下降,行业清库减存成效明显,为下半年增产打开了发展空间。

2、下游投资紧缩,内销大幅下滑

上半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销售同比增长12.8%,下游鞋服等市场正在持续恢复,但受经济放缓、外部关系严峻以及产业链外迁等影响,我国服装生产、出口下行明显,下游行业规模紧缩,投资发展信心普遍不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累计下降4.1%,规上企业服装产量累计下降7.84%,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6月当月我国服装出口下降14.5%,鞋靴出口下降21.3%,玩具出口下降27.3%。各相关下游行业景气普遍下滑,投资需求紧缩,导致缝制设备内销持续低迷,市场没有出现明显反弹。据初步统计和各地调研显示,上半年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普遍下降20-30%,而且低迷的趋势短期内仍在持续。

另据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累计进口额5.10亿美元,同比增长13.61%,其增长主要源自于对拉布、熨烫等缝前缝后设备需求的增长。其中,缝前缝后设备进口量1.47万台,同比下降16.66%,进口额4.39亿美元,同比增长25.43%;工业缝纫机进口量、值同比下降10.35%和28.51%,说明随着国内市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加快,对海外高端高附加值的熨烫、裁床、铺布等设备需求明显增加。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3、海外需求不振,出口高位回落

上半年,由于全球经济放缓、欧美需求下滑等因素制约,特别是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主要鞋服生产国出口订单锐减,导致海外缝制设备需求疲软。据有关数据统计,前5月,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服装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3.6%、10.9%、15.5%、3.2%、5.4%;前6月,越南、印度、印尼、柬埔寨出口服装同比分别下降17.6%、13.7%、23.4%、19%。

据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额14.60亿美元,同比下降14.77%,降幅较一季度加深3.12个百分比,月出口额约回落至2021年水平,但仍明显好于2020年、2019年同期水平。俄罗斯、中西亚、南美部分区域市场对设备的需求依然较为旺盛,呈现出“服装内需型市场相对稳定,出口型市场下滑大”的特点。总体来说,行业出口虽然从高位回落,但依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好的水平,呈现较大潜力和韧劲。

从月度出口数据来看,除3月外,行业上半年月出口额同比均呈现负增长态势。1月行业出口额2.83亿美元,同比下降17.29%,环比增长17.57%;随后2月,由于春节假期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行业出口额大幅下滑,月出口额仅1.47亿美元,同比下降22.83%,为行业近年来出口月度最低值。3-4月,受印度、土耳其、俄罗斯、巴西以及中亚、西亚等局域市场需求回暖拉动,行业出口明显提升,月出口额回升至2.7亿美元以上。至五六月份,印度、越南等主要市场缝机采购需求大幅下滑,行业月出口额再度下滑至2.5亿美元以下,回落至2021年水平。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出口产品来看,上半年我国工业缝纫机出口量225万台,出口额6.9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4.21%和25.97%。刺绣机出口量3.70万台,同比增长42.41%,出口额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2%。除家用缝纫机、缝前缝后设备外,行业各类工业缝纫机及其零部件出口额整体均呈现不同幅度下滑态势。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出口重点区域市场来看,2023上半年我国对亚洲、拉美、北美三大市场出口同比均呈现下滑态势,而对非洲、欧洲、大洋洲市场出口同比呈现不同程度增长态势。各区域市场中,我国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额达9.42亿美元,同比下降19.72%,占行业出口额比重64.52%,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3.98个百分点;对RCEP市场出口额3.72亿美元,同比下降38.58%,占行业出口额比重25.49%,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9.88个百分点;对东盟市场出口2.98亿美元,同比下降41.91%;对南亚市场出口2.93亿美元,同比下降26.32%;对西亚市场出口1.55亿美元,同比下降0.96%;对欧盟市场出口9142万美元,同比增长6.90%;对中亚市场出口8137万美元,同比增长135.20%;对东亚市场出口6590万美元,同比下降22.76%。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分国别来看,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197个国家与地区中,半数以上市场出口额同比实现增长,前20大出口市场中,仅6个市场出口额呈现同比增长态势,特别是对俄罗斯联邦以及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市场出口额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印度依然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缝制设备出口市场。上半年我国对印度累计出口缝制机械产品1.94亿美元,同比下降6.43%,占我国行业出口额比重的13.28%;对越南出口额1.08亿美元,同比下降52.02%,占我国行业出口额比重的7.37%;对美国出口额7587万美元,同比下降3.10%,占我国行业出口额比重的5.20%。此外,前6月我国对土耳其、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市场,以及巴西、墨西哥等部分拉美市场缝制机械产品出口额同比呈现明显增长态势,而对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市场,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市场,以及日本、新加坡等转口市场缝制机械产品出口额同比则呈现大幅下滑态势,行业区域市场出口两极分化明显。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4、成本压力持续,效益亟待提升

上半年,受内外市场紧缩影响,行业产销规模和收入下降,缝机企业运营成本压力持续,效益同比大幅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6月行业290家规模以上缝机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减少19.94%,降幅较一季度回缩1.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9亿元,同比减少37.57%,降幅较一季度回缩14.3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3.56%,同比下降22.02%,低于同期全国规上工业企业5.41%的均值,亦是近年来同期行业利润率最低值。规上企业产成品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分别下降1.60%和21.77%;应收账款额76亿元,同比增长12.49%,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5%,高于同期全国规上工业企业36%的均值。截至6月底,行业规上企业亏损面33.10%,较上年同期扩大10.24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增长35.69%,亏损深度35.84%,较上年同期扩大20.04个百分点。

另据协会统计的百家整机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行业百家企业累计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12.49%;实现利润总额5.50亿元,同比下降25.49%。行业企业营收负增长,应收账款增加,存货压力较大,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企业效益尚待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二、上半年行业运行特点  

1、内外市场恢复不及预期

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年前疫情防控全面解封,但是受疫情疤痕滞后效应和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制造业信心不足,民间投资较为疲软,社会消费能力下降,青年失业率较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装鞋帽销售等指标恢复缓慢,下游鞋服行业普遍产能过剩、订单不足,陷入观望状态,对缝制设备需求较为低迷。从国际市场来看,受欧美需求收缩、俄乌战争持续、全球加息持续等影响,越南、柬埔寨、印尼等海外传统鞋服出口国订单大幅萎缩,除中亚、俄罗斯、南美等少数几个国家外,其它大部分海外市场均受高通胀、经济低迷、美元紧缩等负面影响,对缝制设备需求均呈现明显下降或需求延迟释放态势,导致行业出口从上年的正增长转为两位数下行。

2、刺绣机行业逆势增长

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刺绣机骨干企业产量同比增长4.45%,刺绣机出口量同比增长42.41%。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呈现逆势增长,一是国内疫情防控解封后,刺绣企业复工复产加快,随着下游家纺、服装等行业的恢复性发展,刺绣设备采购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二是后疫情时期,下游绣花市场加快设备更新换代,超多头、多功能的高速高效绣花设备受到市场青睐,推动了下游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三是最大的海外市场印度上半年经济和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对刺绣机需求旺盛,有效拉动了刺绣机出口;四是单头刺绣机持续上年旺销态势,在欧美、中东、中亚、南美等地保持增长,带动刺绣机行业向好。

3、智能化产品创新加速

后疫情时期,企业纷纷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进程。一是为适应下游小单快反生产模式的转型,行业主要企业加快数字化驱动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应用和结构性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对不同面料缝制的适应性,如杰克、中捷、宝宇、富山、美机等骨干企业纷纷推出了快速换款的智能平缝机产品;二是数字步进技术在特种缝纫机上加快应用,如厚料机、刀车、罗拉车等;三是智能缝制单元在功能、自动化、品种系列等方面有了新一步的拓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如:自动上料弯眉机、智能绳头打结机、全自动双头旋转多功能包边机、双机头自动冷折袋机等。

4、行业高库存较快优化

上半年行业企业主动减库进一步深入推进,骨干企业的库存回落到相对安全和合理的水平,基本完成从主动去库阶段逐渐转向被动去库和补库阶段。行业292家规上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8.82%,百家整机生产企业总库存同比下降36.88%。其中,工业缝纫机库存连续九个月同比负增长,为下半年行业补库和生产回升打开了空间。

5、盈利能力下滑困扰企业

当前市场需求相对低迷,行业产能过剩状况凸显,以价格、付款等为竞争手段的行业内卷现象日趋严峻,成本增高、价格降低等持续侵蚀企业的利润率,部分产品售价已经触及成本,一些企业濒临亏损状态,低利润已经成为困扰企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行业规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7.57%,降幅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77个百分点;规上企业利润率仅为3.56%,同比下降22.02%,明显低于行业2019年同期5.2%的水平。6月规上企业亏损企业数同比增长54.84%,亏损面达到35.87%。另从协会统计的百家整机企业数据来看,企业利润降幅达25%,也远远大于12%的营收降幅。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