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JACK,C6包缝机,暗缝机
杰克JACK,C6包缝机,暗缝机
8月16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本届大会上有16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携近600件展品亮相,60余款新品首发,数量居历届之最。正值暑期,虽夏日炎炎,仍挡不住人们前往的脚步,整个展馆人流如潮,在有的展馆前寸步难移。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新技术的向往和对新事物的好奇。
人形机器人发展迅猛
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来自大连EX机器人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只见穿着人类服饰的机器人,手指灵活、双眼灵动,还能进行对话,恍然间,甚至觉得古代的李白、杜甫穿越回来了。据悉,本届展会上该公司将机器人头部的自由度从17个增加到了25个,使得人形机器人的表情更加丰富细腻。
而同样,达阀的展台也是门庭若市,大家等着看人形服务机器人跳舞表演。XR-1机器人是达闼科技基于智能柔性执行器开发的商用人形服务机器人,具备的视觉抓取能力,为各类客户提供礼宾,接待,指引,护理,促销等服务。
从整个展馆展示情况来看,人形机器人最吸引观众的眼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也许现在所看到的人形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是人类家庭的一员,或许是伙伴、是助手。
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加深入
在机器人+制造业的展馆,KUKA机器人的KR FORTEC-2 ultra系列机器人因大体积和大的活动空间,十分惹人注目。据悉,该机器人在本届展会上首发,最大负载达800kg,自重2400kg,底座面积950×970mm。该系列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烘烤上下料,汽车一体化压铸件的取件,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搬运,大型建筑玻璃转线,重型钢梁搬运等重负载场景。
新松展出由4台SR210D工业机器人组成的白车身点焊机器人工作站。新松SR210D工业机器人,专为点焊应用量身定制,搭载新松基于复杂工况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焊接效率高达2.2s/点,实现行业领先。可适配市面多种主流焊钳与点焊控制器品牌,满足钢点焊、铝点焊等多种焊接工艺需求。
新松SR210D-E工业机器人搭载自冲铆接(SPR)设备,打造国产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压铆领域的先进应用。
安川首钢的新能源电池盒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能实现虚实联动的生产可视化管理和机器人健康诊断及预防性维护。
埃夫特ARC弧焊机器人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焊接应用环境。
还有埃斯顿的协作焊接工作站。
此次展会上,协作机器人因其轻便、安全、易安装性,与人类更为和谐共融,也依然十分亮眼,ABB的协作机器人GoFa系列三款新品重磅亮相此次产业盛会,包括GoFa弧焊解决方案、GoFa通用教育单元、GoFa移动打磨站。
遨博的农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机器人的发展也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不少的配套企业也展出了自己的产品。
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都发展十分迅猛,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4%和9.6%。但从中国本土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来看,机器人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仅为25%~30%,上升潜力大。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2023年年初《“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目前来说,工业机器人更多替代了大批量和重复性、简单劳动,而各种高端场景、精密制造领域中机器人的能力与预期相差甚远,机器人的刚度、精度等技术瓶颈亟需突破,机器人功能安全与多感融合仍是挑战。
传统制造业中有大量工业机器人潜在需求:如制孔、铆接、装配、搅拌焊。例如,民用航天领域对机器人搅拌焊需求潜力巨大,航空领域未来20年将生产5000~6000架商用飞机,市场规模达万亿,对机器人制孔、铆接和装配的需求较大,需要机器人具有工作空间大、高刚度和高精度的性能。
对于协作机器人而言,更强调功能安全与多感融合,协作安全、力控装配、自然交互、运动仿真……这些有待继续研发。
人形机器人发展迅猛
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来自大连EX机器人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只见穿着人类服饰的机器人,手指灵活、双眼灵动,还能进行对话,恍然间,甚至觉得古代的李白、杜甫穿越回来了。据悉,本届展会上该公司将机器人头部的自由度从17个增加到了25个,使得人形机器人的表情更加丰富细腻。
而同样,达阀的展台也是门庭若市,大家等着看人形服务机器人跳舞表演。XR-1机器人是达闼科技基于智能柔性执行器开发的商用人形服务机器人,具备的视觉抓取能力,为各类客户提供礼宾,接待,指引,护理,促销等服务。
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加深入
在机器人+制造业的展馆,KUKA机器人的KR FORTEC-2 ultra系列机器人因大体积和大的活动空间,十分惹人注目。据悉,该机器人在本届展会上首发,最大负载达800kg,自重2400kg,底座面积950×970mm。该系列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烘烤上下料,汽车一体化压铸件的取件,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搬运,大型建筑玻璃转线,重型钢梁搬运等重负载场景。
海尚集团
鸿元轴承
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都发展十分迅猛,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4%和9.6%。但从中国本土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来看,机器人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仅为25%~30%,上升潜力大。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2023年年初《“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目前来说,工业机器人更多替代了大批量和重复性、简单劳动,而各种高端场景、精密制造领域中机器人的能力与预期相差甚远,机器人的刚度、精度等技术瓶颈亟需突破,机器人功能安全与多感融合仍是挑战。
传统制造业中有大量工业机器人潜在需求:如制孔、铆接、装配、搅拌焊。例如,民用航天领域对机器人搅拌焊需求潜力巨大,航空领域未来20年将生产5000~6000架商用飞机,市场规模达万亿,对机器人制孔、铆接和装配的需求较大,需要机器人具有工作空间大、高刚度和高精度的性能。
对于协作机器人而言,更强调功能安全与多感融合,协作安全、力控装配、自然交互、运动仿真……这些有待继续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