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师傅,请问一下老式同步车皮带如何调紧。
,没有办法。直接换新的
在存量化的市场环境下,要摆脱内卷和内耗,企业家精神最重要。因为无论是破局还是求变,最后都要靠企业家精神去实现。企业家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其眼光和视野、品性和格局,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
在浙江玉环,有这样一家缝制设备配套企业,它在短短20多年里,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配套商,成长为全球较大规模的缝制机械设备行业电机及控制系统制造企业。这其中的嬗变和跃迁,既有时代的造化,也有奋发向上的自我成就。
回顾琦星20多年的发展,你会发现它一直“福星高照”。在每个关键时刻,都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贵人”,运气好到爆棚。然而所有的运气都不会拱手让给毫无准备的人。如果再往里深究的话,你就会意识到,琦星“好运气”的背后,有敢于创想、创造的企业家精神在潜行。
2000年,林子春创办了琦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开始不温不火,后来通过研发成功点钞机磁头,实现了对日本产品的国产替代,从而赚到创业之后的第一桶金。
没想到两年之后,琦星就开始为中捷配套生产伺服电机。2005年,琦星又研发出下挂式QD685-686-687系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在中捷整体经营形势不佳的背景下,双方的蜜月关系被迫结束,琦星不得不去面对整个市场。
“自立”后的琦星,更加聚焦于对伺服电机技术的精进和追求:2009年,成功研发QD682下挂式伺服控制系统,为后来的产品研发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率先研发出QD602第一代平缝一体机伺服控制系统,引领行业技术革新。2011年,投入研发出特种缝制设备伺服控制系统。2012年,率先研发出锁眼机一体化控制系统。
有时候好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2012年,日本重机(Juki)找上门来谈合作,琦星第二年就开始批量供货。 这次合作对琦星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关键节点。
重机在全球的产品力和品牌力首屈一指,它带给琦星的不仅仅是批量订单,而是一场近乎脱胎换骨式的自我革命。
琦星总经理林群说,“这样一个高要求的客户跟我们合作了之后,公司整体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大家的想法和思路都不一样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2012年,董事长林子春拍板决定,琦星开始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试水智能工厂行业。 2013年,琦星成立北京子公司 ,六轴智能协作机器人和SCARA四轴工业机器人同时投入研发。此外,琦星还设立了杭州子公司,负责四轴工业机器人的研发。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延展。伺服电机不仅仅是工业缝纫机的母机,也一直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大到火车、飞机,小到缝制一条线,都靠它提供动力。琦星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的十余年积累,使其具备了跨界和破圈能力。这也就意味着,琦星不仅可以在缝制机械行业型稳致远,也可以在跨行业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
当然,商业的决策并没那么简单,需要结合常识、经验、宏观和微观去考量和判断。琦星是否寻求跨界发展,最终的结果或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运气没有变坏之前,它要进一步夯实自身在工缝电机和控制系统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缝制机械行业做研发,那是真心不容易。
一是研发人“流血还流泪”。投入大笔资金、经历无数次失败研发出来的创新成果,往往转眼间就被一些同行改头换面“摘果子”,行业创新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二是因为行业长期来的低质量运行,导致整体利润率偏低,研发回报率不高。 比如缝纫机电控产品(不包含刺绣机、缝制单元数控系统),去年的最新资料显示,利润率仅5.3%。利润率不高,企业就赚不到钱,也就很难吸引到有竞争力的研发人才。
即使这样,以“价格战”为主要特征的行业竞争仍然非常激烈。其症结还是因为“同质化很严重”。大家从拼技术到拼品质,再到拼市场、拼服务,在市场容量基本饱和的状态下,其结果只能走向“内卷”。
在这种大背景下,琦星还是选择了“难而正确”的方向。
4年前,琦星将位于广州的研发中心进一步扩大,研发团队扩张到40余人。这个研发中心成立于2002年,一开始就服务于工缝伺服控制系统的研发。这个团队的老班底,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个教学战队,再加上广东缝制设备产业配套较为成熟,所以一直承担着琦星工缝电控软硬件研发的重任。
迄今为止,琦星先后在全国创立了四个研发中心,包括广州、玉环、北京和杭州。其中,北京和杭州的研发中心主要聚焦于智能机器的开发。作为技术实力和创新的一部分,琦星还与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博士流动工作站,合作内容包含长期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和中短期现有技术和服务的渐进式创新。
林子春董事长说,琦星这几年投入到技术开发的费用非常高,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5%-7%。因为“我们是站在一定要把产品性能、质量做好,而不是单纯打价格战的角度”去看待创新的。
真正的创新拒绝封闭和排外,是一个渐进、多维、开放的过程。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今天的很多优秀企业,很多都是在行业标杆和跨国巨头的助推下不断成长起来的。琦星也不例外。
林子春就说过,琦星公司今天的发展,是大家支持的结果。从中捷、杰克到宝宇、顺发,再到日本的重机公司等等,都给了琦星很多支持和理念上的启发。
琦星从2013年就开始引入精益管理和ERP系统,2017年引进MES系统,在技术创新上向杰克学习,在精益化生产和品质管控上向重机学习。尤其是重机公司,它对产品的要求接近于零缺陷,它的工业自动化管理水平仍然可望而不可即。近几年来,琦星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持续精进。
2020年,琦星揭榜了一个重大挑战:重机公司拓展新机型,提出要做双步进平车。这一新机型的技术挑战在于,要实现缝纫机所有功能都用电机驱动,必须3个电机同步协作,这对国内的平车技术而言是一大挑战。
经过2个多月的层层闯关,在尝试到第4个方案时,琦星终于突破技术限制,研发成功。
得益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再加上产品的高品质,琦星的电控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它不屑于打价格战,因为价格战损害的是企业和行业的长期利益。
林群说,“我们也在找出路,实际上就是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同时预研下一代产品,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让客户没得选,只能找琦星。 ”
现阶段,中国制造大多位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哪怕很多是全球产业链重要的一环。但如果你在制造环节有专利、在材料方面有突破的话,就不一定只能是微笑曲线的底部,而是可以通过第二第三曲线重获新生。
2013年,一次日本考察,促成了琦星机械手项目的启动。在工业机器人研发上,琦星有着天然的优势,它在伺服电机上拥有超过20多年的技术积累,而且几乎所有核心系统都是自主研发。
但工业机器人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其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掌握机械工业、电子信息、生物材料等多领域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研发设计型人才,还需要能够精准掌握客户需求、生产工艺以及产品外在特征、内在性能的系统集成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这就意味着,它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需要持续的技术迭代,需要在需求端持续的市场教育。
尽管路阻且长,但琦星经过八年磨一剑,近年先后自主研发了六轴、四轴机器人,功能覆盖电机装配、机床上下料、智能焊接、插件等各环节领域。这些智能化机械设备,已经融入到琦星智慧工厂的生产流程。
在占地8万平方米的琦星智能产业园,一座MES智慧工厂里安装了琦星自主研发的机械手,它们有节奏地旋转、摇摆机械臂,按规定程序有效执行命令,点焊、切割、涂胶……,动作精准快速,而且永不知疲倦。
很多人以为琦星意在跨行业发展智能机器人,但林子春对此低调而谨慎。他一再强调,琦星未来发展的主要立足点,还是以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为核心,为工缝配套仍然是琦星重中之重的主业。 至于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初衷还是立足于服务服装企业和制鞋企业的智能化改造。
对追求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琦星而言,这个定位非常现实且具有可操作性。中长期看不清,那就立足于当下。“未来发展到哪个阶段,说老实话谁都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把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的基础做扎实,未来的拓展顺其自然。”
林子春说,琦星22年的发展,最大的感受就是,始终将生存下来作为第一要务。也正因为秉持着这一稳健策略,琦星在成长中尽管经历了起起伏伏,但总体上处于一种稳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自创业以来,琦星迄今始终保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这很不容易,体现了林子春作为公司掌舵人所具备的平衡力和前瞻性。
目前,多步进独立驱动集成控制与智慧缝制工厂相关技术已成为行业主攻方向。这一点,从琦星在今年CISMA2021上的重量级展品上可以一窥端倪:包括物联网产品、第三代多轴步进罗拉车一体式伺服控制系统、全自动包缝一体式单步进伺服控制系统、全自动绷缝一体式单步进伺服控制系统、步进送料平车多轴背挂双步进伺服控制系统等,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琦星未来在缝制设备研发上的发力方向。
面临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等的压力,无论是行业头部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能看清一个企业家的定力和格局。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搭积木,而更像是一棵树,是慢慢生长的过程。有诚意正心的好种子,每天浇灌,则开花结果就是水到渠成。
就像林子春说的那样,只要把基础打扎实,做好开源节流,在危机中有质量地活下来,还怕未来没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