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车针码盘为什会振动,车东西也会振,
,针距可能太大了?,正常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发布消息称,202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东南亚、南亚国家相关防疫措施逐渐放宽,贸易和制造业在经历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后快速回暖,越南、孟加拉、印度等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强劲恢复的内需市场和持续增长的出口贸易成为东南亚、南亚制造业持续复苏的核心支撑,并带动其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连续数月实现较好增长。
越南纺织产业强劲复苏的迹象从其出口情况也能看出端倪。2022年以来,在制造业强劲回升拉动下,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21.75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5.03%,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增长势头。
RCEP扩大与东盟贸易规模,但中国仍占据链主地位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为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共计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占同期我国对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29.6%。
5月13日,越南《海关在线》也报道,越南纺织服装协会 (Vitas) 主席武德江在 Vitas 与 IFC 合作举办的纺织品供应链可持续生产研讨会上表示,今年前4个月,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已达近1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1%。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给越南带来巨大机遇。尤其是2022年初刚刚生效的RCEP协议,对越南来说更是一个大好机会。
而实际上,中国在RCEP中担任了主引擎的角色。
比如,我们向越南出口棉花,越南加工成布料等初级产品。在这个链条上,越南只是发展加工贸易,链条上仍然是以中国为主。当然,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国家未来都会借着RCEP的东风,跟上中国的步伐,实现自身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在RCEP中起到了主引擎的作用?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个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链条,以及高效、高水平、灵活的技工队伍等。
第二,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大市场、生活资料大市场等。无论是RCEP中的哪个国家,都没有中国经济这么大的体量、能力和发展水平。
第三,中国一直和其他国家平等相待、和平共处,不设立任何贸易歧视规则和政策等,也不像美国那样动不动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大棒。相信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等全球贸易规则体系下,中国可以赢得更多的朋友,这些国家也会嵌入到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
总之,在RCEP框架内的产业链上,中国是链主的地位和角色。中国自身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越南等下游国家的发展,甚至带动日韩等买方市场的发展。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可能性不大。
中国纺企布局全球与越南在产业链形成互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订单流向越南等国,但仍有很多是中企在承接。
众所周知,中国纺织是最早一批“走出去”布局全球产业链的产业。天虹纺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棉纺织品制造商之一,于2006年开始布局海外生产基地,主要在越南地区购买土地扩建产能。除此之外,公司也在乌拉圭、土耳其等地建有工厂。公司自2014年起开始建设越南海河工业园区,打造涵盖原料、纺纱、制造、染整、制衣及品牌的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天虹子公司天虹银河、天虹染整、天虹科技、兰雁牛仔服装等均已完成工业园入驻。
百隆东方是我国色纺纱双巨头之一,自2013年起开始在越南建设生产项目,目前越南地区已形成100万锭纱的总产能,占百隆总产能的60%。2021年7月,公司又在越南新建39万锭纱线项目,预计产能将在2022—2023年逐步释放。在营收方面,越南也已经占到百隆东方总营收的六成左右。
在越南逐步解封后,国内纺织龙头也继续发力当地市场。3月30日,鲁泰纺织披露,全资子公司万象纺织在越南西宁省规划总投资约2.10亿美元,用于梭织和针织等面料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鲁泰纺织表示,此次投资意在高效整合国内外资源,有效规避潜在贸易壁垒的影响等。当下,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货柜无法保障、物流不畅,导致中国的订单还在减少,而越南的订单在增加。但我们看一个产业的发展,不能只看一个月、一季度、一个阶段的表现,而是要看全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表现。和越南等国相比,我国纺织产业改革开放建立起的完整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显然是越南短期内无法企及的。
劳动力是发展瓶颈但不是最大制约,要占据价值链高端
近年来,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现象引发关注。就是说,有些人把产业转移归因于中国工人工资的增长。
比如说,在深圳,一个月四五千元的工资可能招不到工人。而在越南,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1500元左右。中国工人工资是越南的好几倍,这样导致中国制造业优势丧失了。那么,中国制造业如何保持优势?对此,有人提出两个解决办法:一是把工人工资降下来,二是今后中国主要发展中高端、高端的产业,把一些低端的或者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
对此,魏建国认为这些观点和解决办法都是误判,都是错误的。不能把产业转移归因于人口红利的消失。恰恰相反,要通过提高工人工资来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东西部差距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要顺势而为,中国制造业要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配置上下功夫,而不是通过降低工人工资的办法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魏建国说,“德国、日本这两个制造强国,它们不但制造业水平高、产业链高端,劳动力成本也就是工人的工资也比我们高很多。因此,说工人的工资高导致订单外流甚至制造业的外迁是站不住脚的。”
解决的途径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制造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未来我们要加大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打造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搅动全球生产要素,吸引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最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打造了全球的世界工厂这一地位。下一步,中国的目标应该成为全球高精尖制造业的世界工厂。
魏建国认为,成为世界工厂有先决条件,最主要的条件有三个:
第一,要有部门齐全、完整高效、灵活、上下游无缝对接的生产链、供应链。仅仅从物流效率看,现在越南的港口、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
第二,除了硬件设施,从软件设施看,成为世界工厂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工队伍。比如,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不但因为有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还有一两亿人的技工队伍。
第三,要有一个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从顶层到基层,各个部门能够快速协商、形成合力,而不是政出多门,让投资者受阻。
从上面三个条件看,越南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时半会儿还成为不了世界工厂,也不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他还谈到,虽然当前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有些订单跑过去了,但实际上还存有一定的隐患。比如说疫情反复,比如说是否能够达到欧美市场的要求等等。
越南纺织产业强劲复苏的迹象从其出口情况也能看出端倪。2022年以来,在制造业强劲回升拉动下,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21.75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5.03%,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增长势头。
RCEP扩大与东盟贸易规模,但中国仍占据链主地位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为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共计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占同期我国对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29.6%。
5月13日,越南《海关在线》也报道,越南纺织服装协会 (Vitas) 主席武德江在 Vitas 与 IFC 合作举办的纺织品供应链可持续生产研讨会上表示,今年前4个月,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已达近1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1%。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给越南带来巨大机遇。尤其是2022年初刚刚生效的RCEP协议,对越南来说更是一个大好机会。
而实际上,中国在RCEP中担任了主引擎的角色。
比如,我们向越南出口棉花,越南加工成布料等初级产品。在这个链条上,越南只是发展加工贸易,链条上仍然是以中国为主。当然,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国家未来都会借着RCEP的东风,跟上中国的步伐,实现自身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在RCEP中起到了主引擎的作用?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个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链条,以及高效、高水平、灵活的技工队伍等。
第二,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大市场、生活资料大市场等。无论是RCEP中的哪个国家,都没有中国经济这么大的体量、能力和发展水平。
第三,中国一直和其他国家平等相待、和平共处,不设立任何贸易歧视规则和政策等,也不像美国那样动不动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大棒。相信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等全球贸易规则体系下,中国可以赢得更多的朋友,这些国家也会嵌入到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
总之,在RCEP框架内的产业链上,中国是链主的地位和角色。中国自身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越南等下游国家的发展,甚至带动日韩等买方市场的发展。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可能性不大。
中国纺企布局全球与越南在产业链形成互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订单流向越南等国,但仍有很多是中企在承接。
众所周知,中国纺织是最早一批“走出去”布局全球产业链的产业。天虹纺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棉纺织品制造商之一,于2006年开始布局海外生产基地,主要在越南地区购买土地扩建产能。除此之外,公司也在乌拉圭、土耳其等地建有工厂。公司自2014年起开始建设越南海河工业园区,打造涵盖原料、纺纱、制造、染整、制衣及品牌的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天虹子公司天虹银河、天虹染整、天虹科技、兰雁牛仔服装等均已完成工业园入驻。
百隆东方是我国色纺纱双巨头之一,自2013年起开始在越南建设生产项目,目前越南地区已形成100万锭纱的总产能,占百隆总产能的60%。2021年7月,公司又在越南新建39万锭纱线项目,预计产能将在2022—2023年逐步释放。在营收方面,越南也已经占到百隆东方总营收的六成左右。
在越南逐步解封后,国内纺织龙头也继续发力当地市场。3月30日,鲁泰纺织披露,全资子公司万象纺织在越南西宁省规划总投资约2.10亿美元,用于梭织和针织等面料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鲁泰纺织表示,此次投资意在高效整合国内外资源,有效规避潜在贸易壁垒的影响等。当下,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货柜无法保障、物流不畅,导致中国的订单还在减少,而越南的订单在增加。但我们看一个产业的发展,不能只看一个月、一季度、一个阶段的表现,而是要看全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表现。和越南等国相比,我国纺织产业改革开放建立起的完整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显然是越南短期内无法企及的。
劳动力是发展瓶颈但不是最大制约,要占据价值链高端
近年来,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现象引发关注。就是说,有些人把产业转移归因于中国工人工资的增长。
比如说,在深圳,一个月四五千元的工资可能招不到工人。而在越南,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1500元左右。中国工人工资是越南的好几倍,这样导致中国制造业优势丧失了。那么,中国制造业如何保持优势?对此,有人提出两个解决办法:一是把工人工资降下来,二是今后中国主要发展中高端、高端的产业,把一些低端的或者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
对此,魏建国认为这些观点和解决办法都是误判,都是错误的。不能把产业转移归因于人口红利的消失。恰恰相反,要通过提高工人工资来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东西部差距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要顺势而为,中国制造业要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配置上下功夫,而不是通过降低工人工资的办法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魏建国说,“德国、日本这两个制造强国,它们不但制造业水平高、产业链高端,劳动力成本也就是工人的工资也比我们高很多。因此,说工人的工资高导致订单外流甚至制造业的外迁是站不住脚的。”
解决的途径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制造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未来我们要加大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打造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搅动全球生产要素,吸引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最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打造了全球的世界工厂这一地位。下一步,中国的目标应该成为全球高精尖制造业的世界工厂。
魏建国认为,成为世界工厂有先决条件,最主要的条件有三个:
第一,要有部门齐全、完整高效、灵活、上下游无缝对接的生产链、供应链。仅仅从物流效率看,现在越南的港口、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
第二,除了硬件设施,从软件设施看,成为世界工厂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工队伍。比如,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不但因为有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还有一两亿人的技工队伍。
第三,要有一个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从顶层到基层,各个部门能够快速协商、形成合力,而不是政出多门,让投资者受阻。
从上面三个条件看,越南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时半会儿还成为不了世界工厂,也不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他还谈到,虽然当前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有些订单跑过去了,但实际上还存有一定的隐患。比如说疫情反复,比如说是否能够达到欧美市场的要求等等。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纺友网、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