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度 发表于 2013-7-10 17:17:52

双针车。。。。

各种的双针车,都有个很头痛的问题,就是车起来不稳定.维修率很高,特别是用了几年后,很多相位时间都有点乱了.很多的机修是怎么调都调不好.就我个人来看,很多相位时间调好了就没多少问题了.首先,我们从针柱和送布齿开始.先把送布量(调节号盘)调到零,没有送布的时候,转动飞轮,使针柱处于下死点.松开水平送布摇臂紧固螺丝,把针柱和压脚杆的内侧距离调整为1.5mm左右.没调好的话就会引起跳针和断针.注意,调整后送布齿孔的落针点会有变化,要调整送布齿来配合.送布时间要调到水平送布凸轮的刻点和下轴的刻点吻合.水平送布凸轮不要错位,否则会使转动沉重!使机针沿送布齿孔的中心位置进入,(非常重要,否则会发生浮线现象!)误区一就是一般的机修都会去调针杆来配合送布齿孔以及落针点没在送布齿孔的中间,特别是长孔时侯!
  再来就是针和旋梭的配合时间.机针的下死点是根据缝制的布料情况来调整.当机针从下死点上升2.2mm(或是看下刻线和针柱套的下端面平)的时候,左右移动旋梭轴座,使机针和旋梭尖的距离为0-0.05mm,机针和针挡的距离为0-0.07mm,机针的中心线和旋梭尖一致.要看实际情况把勾线时间调快还是慢点.转动手轮,使退线勾置于最后的位置.向旋梭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内梭,使梭挡和针板槽相接触.松开退线勾的固定螺丝,使内梭三角型挡片和退线勾的间隙为0.2-0.3mm.间隙过大,造成线套松,断线.间隙过小,造成退线勾破损.不要忘了,针板槽的上面到梭挡的上面的间隙调整为0.8-1.0mm.更换旋梭轴上套垫板来改变旋梭的高低.误区二就是一般的机修都会去垫高针板来调节它的间隙.
  最后就是上轴和下轴的配合时间,将同步齿型带从齿型轮上拆下.转动手轮,使手轮的刻线和车头的刻点对上.转动下轴,使机座上有个小孔和下轴齿型轮的第1个螺丝对上.保证上轴,下轴的位置都不动,将同步齿型带装上.如果时间不对,送布齿的落针点,送布时间,变化机械卡死等问题都会发生,务请特别注意.

丹阳湖 发表于 2013-7-10 17:29:19

感谢分享!

546715894 发表于 2013-7-10 17:35:51

是转载.最好注明那个网站.辛苦你了.天热炎热还这么钟爱论坛.论坛同仁们谢你哪.:lol:handshake

迎风的帆 发表于 2013-7-10 18:26:45

感谢分享,更换旋梭轴上套垫板来改变旋梭的高低,上套垫是哪个零件号,谢谢

110162744 发表于 2013-7-10 18:56:11

把针柱和压脚杆的内侧距离调整为1.5mm左右.都说要调到这个数字,真不知有多少机修这样调的。难到所以双针车都能这样调到这个距离?不解望各位大师不舍赐教

csgmov 发表于 2013-7-10 19:05:42

感谢分享

验布机 发表于 2013-7-10 19:54:12

110162744 发表于 2013-7-10 1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针柱和压脚杆的内侧距离调整为1.5mm左右.都说要调到这个数字,真不知有多少机修这样调的。难到所以双针 ...

好像是1.4公分,他这个是转载的,写的mm,是不对的。:handshake

110162744 发表于 2013-7-10 20:14:00

验布机 发表于 2013-7-10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像是1.4公分,他这个是转载的,写的mm,是不对的。

谢谢矫正

浩天 发表于 2013-7-10 22:15:27

110162744 发表于 2013-7-10 1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针柱和压脚杆的内侧距离调整为1.5mm左右.都说要调到这个数字,真不知有多少机修这样调的。难到所以双针 ...

我这个位置我是这样确定的,针脚开到0,:handshake在旋梭尖到达机针中心时左右针和左右旋梭中心对其OK

自在人生 发表于 2013-7-10 23:49:04

感谢分享!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双针车。。。。